经产观察
IT资讯
IT产业动态
业界
网站运营
站长资讯
互联网
国际互联网新闻
国内互联网新闻
通信行业
通信设备
通信运营商
消费电子
数码
家电
IT产业动态

甘肃:以文化传承创新带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作者:佚名 来源: 日期:2024-3-6 15:19:07 人气:

  甘肃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其厚重历史文化和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积淀千年。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批复支持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简称“华创区”),要求以华创区建设为平台整体推进文化大省建设。华创区建设由此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以此为载体,经过十年的建设发展及不断实践探索,甘肃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传承创新带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

  “文化和旅游厅根据职能职责,认真谋划,有力推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广泛、文化遗产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文化艺术创作生产亮点频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显著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影响力不断扩大,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已成为我省建设文化强省的有力支撑和广阔舞台。”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卫中表示。

  从出发至玉门关,一条长约1000公里的狭长地带上分布着武威、张掖、敦煌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及莫高窟、长城等世界文化遗产。一条河西走廊,浓缩了古老中华文明的精华,彰显了甘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不可移动文物16895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7处,全国重点文物单位152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座。这也是甘肃敢于创建华创区的底气之所在。如何将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好传承好,是华创区建设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甘肃统筹文物与经济社会发展,在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文物和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工作取得显著成就。启动马家窑遗址、半山遗址等10个标志性黄河文化主题遗址公园建设,重点实施甘肃战国秦长城临洮望儿咀等重大项目,扎实推进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开展考古项目36项,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天祝吐谷浑王族墓葬、庆阳南佐遗址、张家川圪垯川遗址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敦煌旱峡玉矿遗址项目被评选为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先后出版《长城资源调查报告》《秦统一六国的文化原因》《南梁根据地史》等一批研究,大幅提升了甘肃文化影响力。

  2019年8月19日,习总视察莫高窟,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3年多以来,“典范”“高地”建设融入发展大局,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建成全国首个文化遗产领域多场耦合实验室,构建国内文博界首个基于智能合约、区块链等技术打造的“数字敦煌素材库”……敦煌研究院负责人表示,通过全方位、度挖掘和阐释敦煌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价值、规范,进一步拓展敦煌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推动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了“敦煌力量”。

  2022年6月,博物馆以“马踏飞燕”为原型打造的“绿马”玩偶迅速“破圈”,市场火爆、一度脱销。加快推进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领域深度融合,把丰厚的文化资源为文化生产力,是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摸索出的一条成功径。截至2022年,共评选命名“甘肃文创旅游推荐商品”百余种,全省文化旅游商品达2000种以上,购物收入占文化旅游总收入比重达25%左右。

  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打造是华创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甘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打造丝绸之文化旅游产业带,打响“交响丝·如意甘肃”品牌,放大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文化和旅游产业实现井喷式增长。文化和旅游厅先后推出“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环西部火车游、“三区三州”红色旅游线等在省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产品,构建起助力“双循环”、促进大交流、有效连通“陆丝”“海丝”“空丝”“网丝”的多赢共享发展格局。

  作为华创区“红色文化”与“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红色旅游亦是甘肃近年来重点发力的领域。“十三五”期间,红色旅游接待游客1.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00多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促进丝沿线月,首届丝绸之(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举办,来自86个国家、5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95个代表团、1500多位中外嘉宾参会,会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广泛赞誉。博览会至今已成功举办5届。

  加强与“一带一”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明力影响力,成为华创区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近年来,围绕促进与“一带一”沿线国家和地区文旅合作交流,发挥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不断提升甘肃文旅的国际影响力。以敦煌艺术、丝绸之、彩陶文化为主题的特色精品主题展览,以特展、巡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世界;“数字敦煌”中英文版全球上线、拍摄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璀璨敦煌文化在世界的同时,有力促进了丝沿线文明交流互鉴。

  “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处于由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发展优势转变、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的关键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25年,完成华创区建设规划任务,华创区成为文化遗产传承的高地、特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服务“一带一”相通建设的典范。2022年2月,甘肃印发《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十四五”规划》,华创区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前景令人期待。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以习总对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致力文化自信自强,持续抓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各项目标任务落实,推动文化强国战略在甘肃落地生根、花繁果硕,使文化成为甘肃最具魅力、最吸引人、最有辨识度的亮丽名片和金字招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甘肃贡献。”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旅厅党组何效祖说。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