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产观察
IT资讯
IT产业动态
业界
网站运营
站长资讯
互联网
国际互联网新闻
国内互联网新闻
通信行业
通信设备
通信运营商
消费电子
数码
家电
IT产业动态

股市动态分析周刊封面文章:基金业的未来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7-12-7 19:09:15 人气:

  不知不觉间,中国基金业已经走过了整整十五年的历程。经过十五年的风雨,中国基金业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其间,经历了初创的蹒跚、成长的烦恼、夺目的绚烂、踯躅的彷徨。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的中国基金行业却对未来感到迷茫。在财富管理行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基金业究竟何去何从?基金业的未来到底将何方?

  记得在2012年初的时候,笔者曾撰文指出,2012年是基金行业的转折之年,主要看好的理由包括基金行业的外部有望得到改善;同时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创新空间的拓展都有利于基金行业的复苏。

  回顾刚刚过去的2012年,上述三个理由基本得到。虽然A股市场表现一般,但沪深300指数全年出现了7.55%的正回报,资本市场的大相较过去两年有所改善;同时基金法在2012年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同时,监管的放松令基金行业创新层出不穷。基金行业的整体活力在2012年大幅提升。数据显示,基金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在2012年出现明显的回升。这些迹象都了笔者关于“2012年是基金行业转折之年”的判断。

  然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基金行业中人对未来普遍感到彷徨与困惑。这种与行业发展不相匹配的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究竟是什么原因没有让行业中人感到复苏的喜悦?

  首先,尽管行业资产管理规模显著增长,但并非全部公司都享受到这种增长,公司之间出现“”不均的现象。可见,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类似2007年时候那种全行业受益资产泡沫的景象并未出现。其次,由于营销成本增加,尽管规模增长,基金公司的利润没有同步增长。银行作为代销机构的强势地位日益稳固,基金新产品发行的成本越来越高,导致基金行业利润率大幅下降。此外,尽管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增长,但基金行业从业者的整体薪酬收入没有出现明显提升,反而有所下降,这也是行业中人没有感受到复苏的一个原因。

  展望未来,前景无限,现实却很。归纳基金行业面临的困惑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如何为持有人创造真正的价值;二是在大财富管理的背景下,业务日趋多元化的基金行业尤其是公募基金究竟该如何定位;三是产品发行方面,打破过分依赖银行渠道的发行困局?如何走出“不发等死,发是找死”的怪圈?

  近两年,基金行业的创新层出不穷。发起式基金、短期理财产品、量化投资产品、分级基金产品、货币型ETF以及处于灰色地带的通道业务等各类创新琳琅满目,夺人眼球。然而,在笔者看来,过度创新让基金业充满浮躁。例如,相对于货币基金而言,短期理财产品没有任何优势,却着“创新”的,再比如,部分中小基金公司出于考虑大力发展通道业务,原本是“理财专家”的基金公司沦为其他机构的“通道”,这不但不属于创新,反而是基金业的耻辱。

  基金研究专家航[微博]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一个创新至少要琢磨半年,对于各个基金公司的人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是70家公司都搞创新,市场上就有了70个创新,这种状况,即使是专业研究基金人士都难以应付,更何况普通投资者呢。大家如果没有时间应付,就干脆不关注,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意味着创新的失败。”

  航认为,对于创新,监管部门应该有适度的把关,要有一定的论证,设立一定的原则和标准,不能够让基金公司在创新方面做得过于激进,这其实也是投资者权益的一个重要方面。

  笔者认为,创新是值得鼓励的,但不能“言必称创新”,也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那些真正为投资者利益考量的创新是值得鼓励的,例如工具型产品的创新、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求的创新、基于量化等多元化投资的创新等。相反,完全从规模或基金公司利益出发的创新是“伪创新”。

  经过了2012年喧嚣的创新潮,不少行业中人开始思考,在大财富管理格局之下,基金业的未来到底该向何处去?

  让我们重温一下基金的定义——“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存、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份额,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

  博时基金[微博]总裁何宝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基金本质上是一个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信托关系,基金公司存在的基础是客户认可基金是专家,委托基金投资比个人投资业绩要好,我认为这是我们基金业最重要的和发展基础,是一个大前提。”

  如果我们依然相信“基金公司存在的基础是客户认可基金是专家”,那么基金公司必须一点:投研才是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资本、政策红利、通道……这些并不是基金公司的核心所在。

  从创新的狂热中回归,最重要的就是把重心重新放在投研建设上。或许是太过漫长的熊市消耗了基金公司的信心与勇气,让一些基金公司不再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市场。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并非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我们相信,专业依旧可以创造价值。近些年A股市场的低迷仍然是在还上一轮牛市的债,未来资本市场仍然充满希望。基金业曾是金融业中与制度最先进、经营与管理最市场化的子行业,如果基金公司不能通过自己专业的能力在资本市场的博弈中占据先机,那基金公司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我们对基金业的未来依然充满信心,这当然需要行业中人的与努力。在与大财富管理行业其他子行业的竞争中,基金公司并非没有优势。行业中人曾经抱怨对基金行业严格的监管让行业错失了发展机遇,事实上,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管体系,也不会有基金行业的今天。基金行业发展十五年,没有出现大的风险事件,说明基金业的制度与风控领先于其他子行业。

  我们认为,信托业当前的辉煌并不值得基金行业中人所羡慕,事实上,当前的信托业不过在重复2007年的基金业而已,未来是否重蹈基金业的覆辙,我们不得而知,至少如果风险其影响恐怕会远大于基金业2008年时候的表现。

  对于基金业的未来,我们认为可以概括为八个字——“不走老,不走邪”。所谓的老,是指基金业在过去十五年所形成的一些固有思和运作模式,但这些思和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市场。例如,习惯兄弟基金集团作战以及同行之间抱团取暖的做法,在比如偏爱大盘价值股的投资风格等。而所谓的邪,是指有违基金业本质的行为,例如部分基金在个股操作层面为私募或关联方高位接盘,再比如创新方面,有违基金业本质的创新、不为投资者利益考量的创新都是邪。

  不走老,不走邪,走什么呢?归根到底,就是回归基金业本质:利用专业的投研能力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和回报。

  如果以1998年3月5日国泰基金[微博]成立为标志,,中国基金行业已经走过了整整15年的发展历程。回顾过去的十五年,我们大致可以将中国基金行业的划分为初创的蹒跚、成长的烦恼、夺目的绚烂、踯躅的彷徨四个阶段。

  中国基金行业第一个发展阶段是1998年3月最早的两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成立至2001年式基金问世之前,这一阶段主要是基金业的初生时期,公司以“老十家”为主,产品已封闭式基金为主。

  1998年是中国公募基金投资元年。受累于市场的持续低迷,基金投资的开局并不理想。但随着1999年政策催生“5.19”行情,A股市场迎来一轮澎湃的牛市行情,公募基金初露锋芒。然而,2000年“基金黑幕”事件,令公募基金行业备受质疑。

  10多年后,当我们回过头来反思“基金黑幕”,恐怕不管当事人还是市场各方对于这一事件都仍然存在不同的看法。但“基金黑幕”事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基金业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摇篮之中,运作逐步规范。这使得基金行业在此后的十余年成为中国金融业管理机制最为先进和最市场化的子行业。

  中国基金行业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是2001年式基金诞生后至2005年股权分置启动之前,这一阶段是基金行业的成长阶段,产品日趋多样化,然而受制于漫漫熊途,基金业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整体规模仍然偏小。截至2005年末,公募基金全行业资产管理规模为4691.16亿元。

  基金业元老、原华夏基金[微博]总经理范勇宏在《基金长青》一书中对于这个阶段是这样描述的,“2000-2005年,中国基金发展史上极其的岁月。由‘试点’步入‘阶段’的基金频遭质疑,股市低迷,行业亏损,发行,巨额赎回。内外交困之下,基金面临巨大的压力。”

  在这一阶段,基金行业最大的贡献在于强化了价值投资。2003年是基金投资的分水岭,与庄家的没落相对应,基金行业在“五朵金花”为代表的价值股投资中大放异彩。也正是在这一轮行情中,基金确立了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基金的价值投资开始被市场所接受和认可。

  第三个阶段是股权分置启动后到2008年初。这一阶段是基金行业高速扩张的阶段。受益于2006、2007年的超级牛市,基金行业规模迅速增长,到2007年末巅峰时期突破3万亿,达到3.28万亿,成为整个金融行业中最具活力的子行业。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这一阶段,基金公司过于重视资产规模的增长,以至于沉浸在牛市的喧嚣中,透支了行业的发展,这也为此后基金行业多年的徘徊不前埋下了伏笔。

  对于这段历史,范勇宏在《基金长青》一书中是这样总结的,“历史是模糊的,每一次金融狂热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当时独特蠢行的产物。聪明的基金经理真正要做的,是在大牛市初期、乐观和积极,在市场持续升温并达到时果断离场。”

  第四个阶段是2008年末至今。市场风云变化,强弱瞬间逆转。2007年末至今,A股市场步入了漫漫熊途。如果以规模衡量,基金行业始终未能突破2007年末的高点,因此,这一阶段,可以看作中国基金行业自成立以来最漫长的调整阶段。尽管在这一时期基金产品保持快速发展,创新层出不穷,但整体规模踟蹰不前。

  与此相对应的是,财富管理行业的其它分支诸如信托产品、银行理财、券商理财等业务取得快速发展。基金行业在整个财富管理行业中的地位有所下降。行业中人对于未来感觉彷徨与困惑。

  15年前,首批的两家基金公司国泰基金与南方基金分别在上海和深圳成立,拉开了中国基金业的开篇序幕,此后8家基金公司相继成立,历史称“老十家”。15年间几轮牛熊更迭,“老十家”也各主沉浮。随着2012年范勇宏辞去华夏基金总经理,老十家第一代掌门人全部谢幕。如今伴随着大“资产管理行业新政”,公募基金业不得不卷入了资产管理的“混业大战”,也将老牌基金公司推到了发展新型业务模式的“风口浪尖”。

  在公募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背景下,元老基金如何保持先发优势?面对大资产管理时代的来临,老牌基金又该何去何从?我们希望能从最早成立的两家基金的发展轨迹找到答案。

  1998年3月27日,南方基金旗下的基金开元与国泰基金旗下的金泰同日上市,也了整改之后的公募基金新。15年间南方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从1998年的20亿增长至2012年的2285亿元,持有人超过1200万,累计分红逾500亿元。

  “作为首批规范成立的基金公司,南方基金的成长径、发展历程与中国基金业的发展规律、行业息息相关。”南方基金董事长吴万善曾表示。

  十五年间基金行业经历了初创、生长、精细化管理几个重要时期,与此同时,南方基金也步入了引领行业发展、规模急剧膨胀、深练内功的阶段,而对于2013年,吴万善则把它划分为大资产管理时代的新起点,“传统公募基金维持十多年的行业局部均衡将被打破,行业格局将面临重组。新竞争者和新业务领域同时大量出现,基金公司将与全市场参与者,包括银行、信托、保险、券商、私募股权机构等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竞争。在“泛资产管理”背景下,基金业将面对投资信任度、产品优越性、服务效率、销售渠道等领域的全方位较量。”他表示。

  实际上,近年来,包括银行、基金、保险、信托的四大类理财产品的总规模急剧膨胀,然而相比银行、保险、信托三类产品,唯独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停滞不前。面对公募基金的成长困惑,南方基金的掌舵人则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影响基金行业健康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基金产品高度同质化,产品结构不合理,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较低;基金销售渠道较为单一,网上基金超市和第三方销售机构方兴未艾;经营成本节节攀高,基金公司盈亏平衡规模提升至120亿元;基金投资业绩不佳,客户认可度下降;基金专业人才流失,高端人才供应不足,人员断层现象。”吴万善说。

  困则思变,随着新基金法6月份正式实施,以及监管层陆续颁布的放松管制、鼓励创新、扩大经营范围的政策,市场已为处于发展“瓶颈期”的基金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多元化将是2013年基金行业发展的重要关键词。”吴万善表示,“目前,基金业已经进入到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和创新发展期,大中型基金公司通过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积极从单一基金管理公司向多元化财富管理公司转型。通过设立专业化的子公司拓展财富管理业务,构建全业务链的金融投资集团,夯实公司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公司长远发展。”

  显然,南方基金已做好了准备,目前南方基金有公募、年金、社保、专户、国际业务等平台,也正在申请子公司私募平台。“公司整体的目标是发展成为能力比较全面的财富管理公司”吴万善表示。

  1998年3月5日,中国基金业001号批文落在国泰基金名下,头顶着中国第一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荣耀头衔,国泰基金业被寄予了太多的希望,然而不同于大部分老牌基金以规模见长,国泰基金一直保持着稳健的步调,此举也备受争议。

  面对的质疑,国泰基金总经理金旭曾公开表达对于公司传统稳健文化的认可态度,他强调,单纯为了创新而推出创新产品是没有意义的,满足投资者需求,才是产品创新的价值所在。然而,近期国泰基金产品却创新不断,目前伴随着大资产管理时代的来临,国泰基金此时似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发展径。

  “15年的发展,让公募基金具备了其他同行所不具备的信息透明度、经营规范度和投资管理专业性等核心优势。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全国社保、企业年金这些非常专业和对风险管理与运作规范要求非常高的机构投资者,在选择管理人时,一直优选基金管理公司,所以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对于“混战时代”公募基金面临的挑战,国泰基金的掌舵人金旭保持着有备而来的乐观。

  当然,基金行业也必须防止被同行“弯道超越”,这就必须对财富管理的跑道径看得更加清晰。“从发达资本市场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基金行业或者说是财富管理行业最早经历的是投资业绩驱动阶段。投资业绩是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和标准,基金行业快速发展来自股票市场的异常繁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说证券投资‘靠天吃饭’的原因。”金旭把中国基金业最早走过的1998年至2007年这一阶段类比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其后市场从2007年的6300点到现在的2300点左右,在系统性风险之下,没有对冲工具的基金管理人很难实现为投资者赚钱的夙愿。“所以近年来大家深刻意识到,行业已经从投资业绩驱动时代向产品创新驱动时代迈进。”这条成熟发达市场走过的,金旭认为中国基金业也概莫能外。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从这些阶段的交替中找到业务的驱动引擎,顺势而为。”金旭认为,这两年固定收益产品及其创新大行其道,现在回头来看,其实就是产品驱动时代到来的征兆。“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去关注、聆听来自客户的声音,设计出与自身投资管理能力相匹配的产品,是当下包括国泰基金在内的每一个资产管理机构的重要命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成为给这家运营15周年的公司贴上的最新“标签”,国泰基金在产品创新领域开始厚积薄发。

  延伸相关词:

  陈小艺被曝姐弟恋,倒追小伙被当保姆,陆贞传奇演员表,人鱼情未了 电视剧,莫小棋三级,保拉的诱惑,李慧珍老公,luciano rivarola,如意剧情介绍电视猫,电视剧当狗爱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