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产观察
IT资讯
IT产业动态
业界
网站运营
站长资讯
互联网
国际互联网新闻
国内互联网新闻
通信行业
通信设备
通信运营商
消费电子
数码
家电
国际互联网新闻

相信考生们的“预测”能改变未来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8-1-31 11:04:50 人气:

  今年高考上海卷的作文题目昨天由上海市教育公布:“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预测”———这个作文题一揭晓就引起了热议,甚至有网友还写了同题作文、微作文。对于这个作文题,不同领域的专家有着各自的解读———语文老师认为“温和大气、不偏不怪”;长期与国外标准化考试打交道的国际课程老师认为“有点托福写作题的感觉”;擅长抽象思维的科学家说:“这样的题目可以考出年轻人的眼界和创新思维,他们对未来的预测可以改变未来。”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业松表示,今年作文题整体不偏不怪,给人以稳妥大气的感觉,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情景化特点。科学或人文方面积淀深厚的同学,都可以写出好文章。

  他提到,今年上海实施新高考方案,无论考生偏文还是偏理,优秀生都可以有很出彩的文章。另外,由于题目贴近年轻考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能力,有的学生可能会写得比较抒情。

  同时,今年的题目也可以考出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在张业松看来,高考承担为社会选拔人才的功能。聚焦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文题目如何同时体现科学性、人文性、思辨性和规范性,这是今后的命题继续努力的方向。

  华东师大一附中语文高级教师管维萍则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展现的是不同的生活视角。她表示,总体来说,今年秋季高考作文题,延续去年高考和今年春考作文命题的风格,既温和又大气,同时有思考的空间。对学生来说,题目有很深的哲学意味,既能引领学生深度思考,又能呈现学生思维品质。

  在复旦附中国际部语文教师吴晓霞看来,今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很“洋气”,具有较高抽象性、思辨性、性,很接近国际考试作文命题特点。她解释,“性”体现在“让每个考生有话可说”,因为题目中没有“预测”的对象和内容,所以写作内容既能从生活现象入手,也可上升到哲学思辨层面。

  曾在上海建平中学国际部任职的李颖分析了上海高考作文和SAT作文、托福作文的区别。她提到,上海高考作文题一般有比较明确的关键词和答题导向,所以“切题”且文字驾驭能力高的考生在写作时有优势;SAT作文则更关注考生的思辨能力,考查他们是否能完成逻辑自洽的论证,一般会让学生就一个“辩题”,展开观点论述,因此在SAT作文中,得高分的三要素是“真实的论据”“严密的逻辑”和“独特的语言风格”。今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的出题风格和托福作文比较类似。

  上海中学国际部庄老师则提到,总的来说,上海高考作文和SAT等标准化考试中的写作题在考察思考和写作能力上的目标,基本是一致的。尤其是,这次上海卷的题目“预测”,虽然只是一个词,但从深层次来看,接受和不接受,反映的是不同的世界观。对考生来说,他们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笔墨来让人接受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

  要论在不确定性中寻找规律,并预测未来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常务副院长汪小帆教授很有发言权,因为他是研究社会发展及科学工程中的不确定性的。在他看来,“预测”这个话题可谈的太多了,既可以从人生小事来谈,也可以从人类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未来发展来谈。

  他直言,对于高中生来说,这样抽象的题目确实有点难把握。“他们的眼睛可能睁不到那么大,站位也可能没有那么高,如果没有平时广泛大量的阅读积累,以及开阔的视野,有些学生会觉得难以下手。”但他认为,要充分相信这批与互联网共成长的一代,他们对未来的预测可以改变未来。

  在汪小帆看来,人生本就充满了预测和不确定性。人们每做一次选择,都是基于自己对选择的预期。他坦言:“学生可选的角度其实很多,甚至可以谈谈对预测本身的看法。我预测一定会有不少让我们眼睛一亮的好作文,甚至是我们都想不到的角度。”

  对于今年作文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钱旭红谈到,对学生创造力的考察,取决于我们为他提供了多少宽松的空间。“多样性和差异性是创新产生的前提,作文题如果能够更多地考虑到孩子们的天性和成长的规律,那就更好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中国文化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②2049年,我们的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1

  您的爆料已提交,我们将尽快审核,审核期间可能会与您取得联系。审核通过后将直接发布,谢谢您的支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