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产观察
IT资讯
IT产业动态
业界
网站运营
站长资讯
互联网
国际互联网新闻
国内互联网新闻
通信行业
通信设备
通信运营商
消费电子
数码
家电
数码

揭秘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里鲜为人知的文物“黑科技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8-6-6 17:09:55 人气:

  今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我们为您带来一组图片,揭秘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里鲜为人知的文物“黑科技”。

  工作人员检查文物时,安装在天花板的半自动中央吸尘清洗系统吸头不间断作业,吸走扬尘。(陈起拓 陈 /图)

  移动式湿度控制典藏柜、空气杀菌净化器、净化型化学药品存储柜。(陈起拓 陈 /图)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二楼《闽台缘》主展厅里,一件名为“泉郡南关外浯江铺塔堂鹿港郊公置”铁钟(以下简称“鹿港郊”铁钟)静静地立在柜中。这件铸造于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年)的铁钟是国家一级文物,通高100厘米,口径64.5厘米,重110千克,铁钟表面用楷书铸刻了46家商号的名称,了当年闽台两地郊行林立的盛况,是海峡两岸商贸往来关系密切的重要历史证物,被视为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为了这口铁钟,特别定制的展柜价值不菲,设置有温湿度监测设备,防盗报警设备,玻璃低反光,特别透亮,利于游客清楚地观看铁钟上的铭文。

  在手持式数码显微镜的帮助下,博物馆工作人员轻松地分辨出一件书画作品所用织物的编织工艺。(陈起拓 陈 文/图)

  博物馆引入各种“黑科技”,在科技的助力下,文物“住”得更安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文物保管科科长黄善哲说,文物预防性的,必须应用多种技术性预防措施,将文物保存和展示在安全、清洁的中。经国家文物局审批,该馆启动实施“馆藏文物预防性系统项目”,引入不少文保设备,文物更加科学,也更具科技含量。借着“518博物馆日”宣传活动,我们走访了博物馆的展区和文物实验室,拍摄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仪器设备。

  空气杀菌净化器亮红灯时表示室内空气不太好,净化后,灯会变蓝。(陈起拓 陈 /图)

  走进文物实验室,空气杀菌净化器、半自动中央吸尘清洗系统、手持数码显微镜、纤维测量仪、移动式湿度控制典藏柜、空气杀菌净化器、净化型化学药品存储柜等设备一一呈现。这个实验室,也被称为“文物医院”,因为文物的设备,与医用设备有着较为相似之处。一件缎纹织物书画作品铺展在文保专用工作台上,藏品部工作人员陈晓岚拿起手持式数码显微镜,朝着一小块区域聚焦,就像医生拿着听诊器一般。通过带着LED冷光源的摄像头进行拍摄,织物的局部被放大数十倍,经纬编织法的编织工艺一览无余。陈晓岚说,有了显微拍摄设备后,可以很轻松地了解这件文物的用料工艺,对修复工作意义重大。以前,没有这套电子设备,只能拿着放大镜,盯着织物一根根地看,一坐就是很长时间,眼睛都看花了。同样带有显微功能的,还有纤维测量仪。“这是生物显微镜在文物领域创造性的使用,纤维测量仪可以鉴别纸张、纺织品等的材质。”陈晓岚说,以纸张为例,就有棉花、桉树、相思树、落叶松、四川竹等不同材质,纸张纤维多如牛毛,文物修复前,检测非常重要,有了纤维测量仪,检测材质准确高效,文物修复选材有了科学依据。

  为了将皱巴巴的缎纹织物书画作品弄平,必须用水汽回潮软化,然后用干净的小块玻璃拼版压在它,再附上磁铁,利用磁铁与置物台之间的吸力做好固定,整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暗藏。用于回潮软化的水汽,是去氯离子水,防止氯离子对文物造成损伤。上述的“鹿港郊”铁钟此前曾经有过一次修复,所用的水,也经过了氯离子过滤机过滤。

  据黄善哲介绍,文物要用的仪器还有不少,“黑科技”隐藏在文物的方方面面。年代较久的古籍容易受到书蠹的,工作人员将它们送入多功能档案杀虫机,依程序启动杀虫机后,工作室内迅速绝氧、失压,在达到“真空”时开始杀虫,藏品内的有害生命,包括成虫、虫蛹、虫卵、嗜氧菌(霉菌除外)等在8小时内被杀灭。一些文物的文字模糊,用红外线机和红外线摄影专用LED光源配套使用,就能看清文字。在博物馆一间神秘的室内,文物保存无线监测系统的后台,电脑屏幕上显示实时监测的文物展区温湿度图,温湿度稍高的部位呈现红色,引导工作人员对该部位进行调控处理;一些易损坏的文物如珍贵的陶瓷、泥塑等,被安放在看似简陋的避震台上,如果发生地震,避震台的智能机械装置可以大大减少横波对文物的冲击,尽量让其保持平衡。可以说,博物馆里的“黑科技”,是文物病害诊断和预防性的技术支撑。千百年后,如果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看到这些文物,它们依旧风采不减,一如现在,那么,这些“黑科技”功不可没。(陈起拓 陈 文/图)

推荐文章